East India Cocktail
East India Cocktail,是調酒歷史作家David Wondrich最喜愛的調酒之一。其歷史相當悠久,早在1882年,Harry Johnson所著《New and Improved Bartender`s Manual》便有收錄。 當時的East India Cocktail,是以2 oz白蘭地、紅色橙皮利口酒及覆盆子糖漿各1茶匙、安格仕苦精與黑櫻桃利口酒各2 dash,攪拌後濾至雞尾酒杯中,噴灑檸檬皮油,並以檸檬皮裝飾而成。整體組成頗似改用覆盆子糖漿,增加黑櫻桃利口酒,整體色調偏紅的Fancy Brandy Cocktail。 在1882年書中,Harry Johnson並未解釋East India Cocktail出處;而在同書的1888年版,他則加上此酒極受東印度地區英國人歡迎的註解。由於當時東印度地區有許多美國酒保,在諸多新成立飯店中的美式酒吧任職;加上與Fancy Cocktail近似的結構,以及首度收錄於美國調酒著作這點,讓David Wondrich認為此酒極有可能是由東印度地區的美籍酒保所創。但在沒有更多證據佐證之下,此說亦只能聊備一談。
Hurricane
紐奧良雖以Sazerac作為官方代表調酒,但最受遊客歡迎的調酒,則非Hurricane莫屬。在Mardi Gras期間參加各種遊行的人們更是人手一杯呢! 相傳Hurricane是在1940年代前半,誕生於紐奧良法國區的愛爾蘭酒吧 Pat O`Brien`s Bar。當時由於威士忌主要產地均為參戰國,蒸餾廠缺乏原料與勞工,因此威士忌供應嚴重不足;相對的,主要產地未受戰火波及,且地近美國的蘭姆酒,則大量進入美國市場。 在某回為獲得所需威士忌,被迫吃下50箱蘭姆酒後,Pat O`Brien的吧台領班Louis Culligan,便為消化大量蘭姆酒庫存,而開發出結合4 oz 蘭姆酒、2 oz 百香果糖漿,以及2 oz檸檬汁的調酒;並因盛裝於裝滿碎冰,外型近似防風燈 (hurricane lamp)的酒杯中,而命名為Hurricane。 雖然一直到1956年,Louis Culligan才在《Cabaret》雜誌上公布Pat O`Brien使用的酒譜。但1947年Trader Vic所著《Bartender`s Guide》,已經可見Hurricane的蹤跡。 當時以Hu
Sazerac Cocktail
1838年,紐奧良一位出身法屬聖多明戈(現海地)的藥師Antoine Amédée Peychaud,在今日法國區皇家街123號開設了藥房。 這位藥劑師喜歡在他使用獨門配方苦精的Brandy Cocktail中,添加苦艾酒宴客。並在1850年前後,以"Peychaud`s American Aromatic Bitter Cordial"之名發行瓶裝。 根據美食歷史作家Robert F. Moss的考證,1843年2月1日的紐奧良《時代花絮報》(Times-Picayune)上,記載著紐約的《週日水星報》上提及某種由白蘭地、糖、苦艾酒、苦精與冰調製而成的飲品。可見在Sazerac之名出現前,這種喝法已經相當盛行。 到了1850年,Sewell T. Taylor賣掉他在紐奧良的酒吧The Merchants Exchange Coffee House,改在對面成立酒商,進口干邑白蘭地"Sazerac-de-Forge et Fils"。並很快因他手上的高年份酒款而聲名大噪。 原酒吧則數度易手,到了1857年,才以Sazerac Coffee House之名為人所
Martinez Cocktail
Martinez一般被認為是Martini的前身,但其實它和Manhattan也有很深的淵源。在1884年,O.H Byron所著《Modern Bartender`s Guide》揭露了Manhattan的最早酒譜時,Martinez也以「將Whisky換成Gin的Manhattan」型態問世。 然而,由於《Modern Bartender`s Guide》收錄了兩款Manhattan酒譜,也未指定Martinez應使用何種Gin調製。而根據David Wondrich的研究,當時美國除了有荷蘭產的Genever與美國仿製品之外,Old Tom Gin也剛普及。因此產生了四種Martinez的可能配方。 所幸在1887年,Jerry Thomas的《Bartenders Guide》第三版中收錄的酒譜,便已經指定使用Old Tom Gin。而同書也收錄了和Martinez幾乎相同,但使用裸麥威士忌、較多苦精,並可改用柑桔香甜酒的Manhattan酒譜。可見當時Martinez和Manhattan的關係仍然相當密切。 另外值得注意的相關著作,則是1888年Harry
MORE >
禁止酒駕,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